《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概要:
急性胰腺炎定义:由于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及其周围器官发生消化的炎症反应,可能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
流行病学与病因:急性胰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在中国,胆石症是主要病因,其次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过度饮酒。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急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和器官功能障碍。
诊断标准:包括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腹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改变。
影像学检查: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但除非确诊需要,建议在发病72小时后进行。MRI在某些情况下(如碘过敏、肾功能不全)也可使用。
严重程度分级:采用修订版Atlanta分级和基于决定因素的分级,两者在预测病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SAP的预测:目前没有准确的SAP预测系统,应密切监护患者的器官功能。
病程分期:分为早期(发病至2周内)和后期(超过2周),分别对应病程中的两个死亡高峰。
并发症:包括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如SIRS、脓毒症、MODS、ACS等。
治疗:包括早期治疗(液体治疗、镇痛、营养支持、病因治疗)和后期治疗(针对局部并发症的治疗)。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胰腺或胰周感染。
药物治疗:缺乏特异性药物,中药可能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复发预防及随访:针对病因的治疗有助于预防复发,胆囊切除术是预防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手段。
专家讨论与推荐意见:形成29条推荐意见,涵盖诊断、治疗及随访三部分。
其他:包括对急性胰腺炎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处理,以及急性胰腺炎后肠瘘、腹腔出血的处理。
最后,文件中还包含了对吴孟超教授的缅怀,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
这份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急性胰腺炎诊疗的详细推荐和建议,旨在提高救治水平并推动诊疗规范化。
猜你喜欢
- 1周前盘状外侧半月板(DLM)中国专家共识2023:诊断、分型与关节镜治疗全攻略
- 1周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免费下载+核心要点速览
- 2个月前《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5
- 3个月前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3个月前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筛查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3个月前《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
- 3个月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 3个月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
- 3个月前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修订版)
- 4个月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