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的网站✳️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是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权威指南,旨在规范中国肺癌的防治措施,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该指南在2023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涵盖了肺癌筛查、诊断、病理、基因检测、治疗和随访等多个方面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建议。

一、肺癌筛查

  • 高危人群:推荐45岁以上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包括吸烟(≥20包年)、二手烟或环境油烟暴露史、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个人肿瘤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

  • 筛查技术:推荐使用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肺癌筛查,建议筛查间隔时间为1年。对于可疑气道病变,建议采用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

  • 筛查结果管理:根据基线筛查和年度筛查结果,对不同大小和性质的肺结节进行分类管理,包括随访、抗感染治疗后复查、多学科会诊等。

二、肺癌诊断

  • 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咳嗽、咯血、气急、胸痛等,晚期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症状。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MRI、PET-CT、超声和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

  • 病理学检查: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评估等,强调病理学评估的重要性,特别是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评估。

三、肺癌病理学评估

  • 病理学亚型:根据2021年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肺癌的病理亚型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等。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推荐使用特定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辅助诊断,如TTF-1、P40等,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肺癌。

  • 分子病理学检测:强调对肺癌标本进行一次性同步基于RNA与DNA的驱动基因变异检测,以指导靶向治疗。

四、肺癌分期治疗原则

  • Ⅰ、Ⅱ期NSCLC:推荐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包括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术后辅助化疗。

  • Ⅲ期NSCLC:根据可切除性,采取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或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推荐进行病理评估。

  • Ⅳ期NSCLC: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驱动基因状态、PD-L1表达等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化疗方案。

五、肺癌治疗

  • 靶向治疗:对于EGFR、ALK、ROS1、MET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推荐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

  • 免疫治疗:对于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推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

  • 化疗: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或无靶向治疗指征的患者,推荐使用含铂双药化疗方案。

六、随访

  •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手术类型、分期等,建议每3~6个月或每年进行一次随访。

  • 随访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胸部CT等,对于有脑、骨转移的患者,还需复查脑MRI和全身骨扫描。

七、其他

  • SCLC和LCNEC的治疗:SCLC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LCNEC的治疗可参考SCLC的方案。

  • 寡病灶转移的治疗:对于寡转移患者,在全身治疗基础上,推荐采用局部治疗手段,如手术或放疗。

本指南强调了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诊治措施在国内应用的规范性及可及性,结合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和中国临床实践现状,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了合理的推荐建议。

文件下载

若需要预览本资料详情,或下载失效,请到留言本留言→→  留言本 联系站长

下载密码:1454  文件大小:5.37MB

免费下载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