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县级医院急诊联盟等多个机构联合制定。文件旨在为县级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供规范和指导,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快速、高效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以下是核心内容的概要:
急诊科职责与范围:
急诊科是医疗机构中的临床二级学科,负责急危重症、创伤的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
急诊科应设置在医院一楼,有独立功能区,包括医疗区和支持区,应有应急扩展空间,入口宽敞通畅,并设有无障碍通道。
急诊科需配备多功能抢救床、呼吸器、监护仪、心电图机、超声机等设备,并能开展多项诊疗技术。
急诊科应根据功能设置岗位,配备医、护、技、管等人员,医师需经过规范化培训,护士需有急诊工作经验。
建立完善的急诊临床信息系统,包括院前急救、预检分诊、电子病历等功能,并能与其他诊疗中心对接。
成立急诊急救管理委员会,建立行政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管理。
急诊科应以大平台建设为核心,参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多中心建设,构建急诊急救大平台。
对应各级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标准,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救治流程、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
提供了在基本标准上的提升建议,如急诊科应有独立的出入通道,急诊抢救室应有更多设备配置,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应有更多床位等。
急诊科布局流程:
急诊科设备配置与技术:
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
急诊科信息化系统建设:
急诊科管理:
急诊科“中心化”建设: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标准:
推荐标准:
该共识强调了急诊科在县级医院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建设与管理指导,以实现急诊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均质化。
猜你喜欢
- 1周前盘状外侧半月板(DLM)中国专家共识2023:诊断、分型与关节镜治疗全攻略
- 1周前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免费下载+核心要点速览
- 2个月前《脓毒症相关炎症标志物急诊应用专家共识》2025
- 3个月前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3个月前人工流产围手术期下生殖道感染筛查和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3个月前《备孕保健专家共识(2023)》
- 3个月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 3个月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
- 3个月前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修订版)
- 4个月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