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 版)
一、背景知识
神经型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累及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疾病,常作为布鲁菌病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出现,也可能是布鲁菌病的唯一表现。布鲁菌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夏季节高发,是一种乙类传染病。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忽视,且治疗困难,容易反复发作并留有后遗症。
二、流行病学史
有明确家畜或畜产品密切接触史,畜牧区生活史或旅游史等相关流行病学史,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神经型布鲁菌病的可能。(1B)
有明确布鲁菌病病史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不能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解释,应高度怀疑神经型布鲁菌病的可能。(1B)
三、临床表现
神经型布鲁菌病包括脑膜炎、周围和颅神经病变、脊髓炎、脑血管病及脱髓鞘病等临床分型,其中以布鲁菌性脑膜炎最为常见。(1B)
四、诊断方法
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者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葡萄糖水平正常或降低,少数患者脑脊液检查可无异常。(1C)
血液布鲁菌免疫学检测:推荐可疑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行血液布鲁菌免疫学检测。(1D)
脑脊液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推荐可疑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行脑脊液布鲁菌培养等病原学检测,有条件时行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1D)推荐可疑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行脑脊液布鲁菌免疫学检测,建议有条件时优先选择Ig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1C)
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推荐患者尽早完成临床症状相关部位的MRI检查,有脑膜及神经根受累表现的患者行增强MRI检查。(1C)推荐有周围神经受累表现或视听觉障碍的患者尽早行神经电生理检查。(1D)
五、鉴别诊断
建议可疑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完善相应检查并进行鉴别诊断。(2D)
六、治疗方案
推荐成年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首选头孢曲松、多西环素及利福平联合治疗,治疗时长应根据患者症状和脑脊液检查结果个体化制订。(1C)
对于儿童及妊娠期患者,通常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或头孢曲松替代多西环素以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妊娠超过36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以降低产生新生儿核黄疸的风险。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被认为能有效降低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广泛应用于以蛛网膜炎、颅神经受累、脊髓病、脱髓鞘病、顽固性高颅压和视乳头水肿为表现的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中。
七、预后评估
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表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布鲁菌性脑膜炎患者通常预后良好。(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