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的网站✳️

淋巴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1. 背景知识

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oma Carcinoma, LEC)是一种罕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与 EB 病毒(EBV)感染密切相关。它可原发于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如肺、胃、涎腺等。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实践中缺乏对其的规范化诊疗指南,限制了精准诊治的实施。

2. LEC 的流行病学

  • LEC 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原发部位的 LEC 中位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有所不同。

  • EBV 感染是 LEC 发生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原发部位 LEC 患者的 EBV 感染情况不同。

3. LEC 的临床表现

LEC 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不具有特异性,往往与该部位其他肿瘤症状相似,难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4. LEC 的影像学

CT、MRI、超声检查、PET - CT 等放射学检查对 LEC 的定位诊断、临床分期、治疗反应评估、随访监测非常重要。

5. LEC 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

  • LEC 镜下形态具有特征性,大部分肿瘤由低 - 未分化的肿瘤细胞和显著的淋巴细胞间质组成。

  • LEC 表达 CK pan、EMA 等广谱上皮标记,不同部位 LEC 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有所不同。

6. 诊断及鉴别诊断

  • LEC 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典型 LEC 主要由低分化上皮样细胞及丰富的淋巴细胞间质组成,不典型患者需进行 EBER 检测辅助诊断。

  • 不同部位 LEC 需与相应部位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7. LEC 的治疗

  • 外科治疗:早期 LEC 患者首选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根据 TNM 分期、病理、切缘等因素决定后续是否行辅助放疗、化疗。

  • 系统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方案建议参照原发部位的常见病理类型肿瘤方案。免疫治疗在 LEC 中报道有限,但 PPLEC 患者 PD - L1 常阳性表达,大多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靶向治疗在 LEC 中报道较少,效果欠佳。

  • 放射治疗:PPLEC 对放射治疗敏感性较高,Ⅲ期患者可获益,Ⅳ 期行姑息治疗亦有价值。

8. LEC 的预后

LEC 患者的预后通常优于该病灶所在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以上内容为淋巴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版)的核心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 LEC 的诊疗指导意见,规范诊疗流程,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

文件下载

若需要预览本资料详情,或下载失效,请到留言本留言→→  留言本 联系站长

下载密码:1454  文件大小:1.06MB

免费下载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