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的网站✳️

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是由中国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的一份指南文件,旨在规范肾性贫血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预后。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本文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多维度、系统化的指导建议,以帮助肾性贫血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背景知识

  • 肾性贫血定义:由肾脏疾病导致的贫血状态,主要因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及尿毒症毒素对红细胞生成和寿命的影响。

  • 患病率与危害:中国CKD患病率高达8.2%~10.8%,成人患者约8200万~1.3亿。非透析依赖CKD(NDD-CKD)患者贫血患病率为51.5%,透析依赖CKD(DD-CKD)患者贫血患病率更高,达91.6%~98.2%。肾性贫血患者住院率显著高于无贫血患者。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 自我管理与治疗效果:研究表明,CK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后,24小时尿蛋白和血压管理均较前改善,且良好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延缓CKD进展、降低住院率。

  • 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还可改善CKD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共识推荐意见

患者评估与知识储备

  • 评估知识储备: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对肾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危害、并发症、治疗药物等知识的了解程度。

  • 患者教育:当患者知识储备不足时,医护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患者教育,并指导患者自主学习。

及时就诊与随访

  • 贫血筛查:指导CKD G3及以上患者常规行贫血筛查。

  • 症状警惕:患者出现疲劳、乏力、心悸等症状或Hb<110 g/L时,应及时就诊。

  • 治疗目标:肾性贫血治疗的Hb靶目标值为≥110 g/L,但不超过130 g/L,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调整。

  • 监测频率:根据CKD分期,推荐不同的Hb监测频率,如CKD G3~5患者初始治疗阶段至少每月监测1次,维持治疗阶段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

合理用药

  • 用药依从性:指导患者每月自我评估用药依从性,寻找依从性欠佳的原因并纠正。

  • 正确用药时间:指导患者根据药物特性,在正确的时间点用药。

  • 漏服处理:指导患者当未按时用药时,根据药物特性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漏用药物。

生活方式指导

  • 均衡营养:指导患者均衡营养,避免易导致贫血的生活习惯,同时兼顾其他CKD并发症对饮食的特殊要求。

  • 运动康复:指导患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与心肺功能相匹配的运动康复。

  • 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如存在焦虑、抑郁倾向,应在改善肾性贫血的同时到心理科门诊就诊或求助于心理咨询。

监测并避免加重因素

  • 积极治疗原发病: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延缓肾脏病进展,进而延缓肾性贫血进展。

  • 避免加重因素:指导患者监测并避免感染、出血、透析不充分等因素,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

自我管理评估

  • 定期评估:建议医护人员每3个月对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定期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随访及化验频率、知识储备情况、记录情况、Hb及铁代谢指标达标率、用药依从性等。

  • 增加医患沟通:通过增加医患沟通,提高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主观能动性。

总结与展望

  • 共识目的:本共识聚焦于患者教育、及时就诊随访、合理用药、生活方式指导、监测及避免加重因素、定期自我管理评估并改进等方面,旨在规范及促进医护人员指导肾性贫血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未来展望: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治疗进展如HIF-PHI类药物、基因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为肾性贫血治疗提供了新选择。移动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改善提供了支持。

文件下载

若需要预览本资料详情,或下载失效,请到留言本留言→→  留言本 联系站长

下载密码:1454  文件大小:1.13MB

免费下载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